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 A.思想观念 | B.军事技术 | C.经济组织 | D.教育制度 |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
|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
|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
|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
|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
|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 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
|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
下图为外国在华铁路直接投资估计表,据此可知()
| 国别 |
铁路 |
建筑年代 |
里程(公里) |
投资估计(百万美元) |
| 俄 |
中东铁路 |
1898-1903 |
1721 |
189.3 |
| 德 |
胶济铁路 |
1899-1904 |
446 |
15 |
| 法 |
滇越铁路 |
1903-1909 |
464 |
32 |
| 日 |
南满铁路 |
1899-1903 |
1105 |
49 |
| 英 |
广九铁路(英段) |
1907 |
36 |
6.7 |
| 合计 |
3772 |
292 |
A.甲午战后外国加强了对华商品输出
B.甲午战后外国对华铁路投资是为了巩固在华势力范围
C.甲午战后外国对华铁路投资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经济
D.甲午战后外国侵华以修筑铁路为主
下列这幅漫画中,英国海船上的海军正在给大炮添加“鸦片”炮弹,大炮炮口对准了远处标明 “中国”字样的城堡,而大炮旁边的船舱里堆满了同样的“鸦片”炮弹,这幅漫画反映了()
| A.英国打开中国大门后发动鸦片战争 |
| B.鸦片成为中英正当贸易关系的主流 |
| C.英国把鸦片作为对付中国的武器 |
| D.英国决心推翻清朝的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