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 |
| B.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
| C.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 |
| D.合子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
| 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
| 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 |
|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
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 |
| B.茶园的群落结构不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
| C.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 |
| D.在三类茶园中,物种最稳定,最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的是纯茶园 |
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图2中曲线。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
|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
|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
|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 池塘编号 |
捕食者数量/只 |
蝌蚪存活率 |
||
| 甲 |
乙 |
丙 |
||
| 1 |
0 |
87 |
7 |
40 |
| 2 |
2 |
58 |
30 |
25 |
| 3 |
4 |
42 |
32 |
11 |
| 4 |
8 |
20 |
37 |
10 |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