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筛选、整合相关信息,为“光活化农药”下一个定义。
20世纪初,人们研究了吖啶、荧光素等染料在光照下的杀虫作用。70年代,约荷等人又研究了卤代荧光素对家蝇的光动力作用,将光活化农药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研究中人们发现,一些物质平时并没有毒性,但进入生物体内以后在光诱导的作用下,会变得有毒,从而对家蝇、大蚁、象鼻虫等害虫起到毒害作用。这些物质还具有在自然界迅速降解为无害物质的特性,因此很适合制成农药。近年来,光活化农药的优点和应用前景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光活化农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下面的示例,请从其他生肖中任选一种写几句话。
要求:句意必须包含正反对立的两面,具有一定的哲理,不超过40字。
示例:牛:丰硕的收获,来自辛勤的耕耘;只因逆来顺受,才被人们无情地役使。
仿写: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回答问题。(9分)
2010年10月1日以后,“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一戴添娇”——某女帽广告;“咳不容缓”——某咳药广告……这些“富有创意”的广告,在海南都被禁止使用。据报道,《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已经海南省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成为一部地方性法规。《办法》规定,广告用字不得篡改成语。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2)你对海南省的这一规定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用“……使……”这句句式概括下文说到的与气候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对
世界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不超过25个字)
19世纪以来,世界平均气温已经升高0.7摄氏度。研究显示,温度升高会使作物产量减少。在低纬度地区,气温即使升高1~2摄氏度,都有可能导致作物减产。在中高纬度地区,气候较为凉爽,如果气温升高3摄氏度,再加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倒有可能增加大米和小麦的产量。可是这些地区由于降雨方式的改变和污染造成普遍缺水,就使得这点好处荡然无存。此外,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污染物与光发生作用在地球表面生成的臭氧含量增加,也会明显降低作物产量。
答:
第二大题文言文中说范仲淹“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意思是“他侍奉皇帝、对待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信条,不因对自己有利或有害而决定取舍”。这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为人处世的原则,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为人处世原则的领悟。(不少于200字)
我国史传文学秉承“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强调对历史人物应客观如实地记录,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和你读过的史传作品(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烛之武退秦师》《苏武传》等),谈谈你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