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从棚车、绿皮车到空调车、动车组列车,大提速后的铁路服务再上台阶。铁路越来越“航空化”、“宾馆化”,其设施、服务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人们感受到了铁路的舒适、快捷、方便。
材料二 乘坐动车组列车,上海至苏州需要39分钟,上海至南京需要1小时58分钟,上海至杭州需要1小时24分钟。上海某公司副总经理每个月需往返丹阳提货。他算了一笔帐:坐长途大巴需56元钱,途中运行近3小时;而乘坐动车组列车二等座位需60元,而且95分钟就能到达。比较下来,他成立动车组的常客。
你能用所学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解释为什么开通动车组列车后铁路又夺回了原来流失到高速公路上的旅客吗?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表一:我国“三驾马车”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投资
消费
出口
2009年
92.30%
52.50%
-44.8%
2010年
54.80%
37.30%
7.90%
2011年
54.20%
51.60%
-5.80%

注:目前世界各国“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消费约为60%,投资约为30%,出口约为10%。
表二 我国与发达国家原材料消耗、资源利用与科技贡献率情况对比


原材料消耗(%)
能源利用率
科技进步贡献率
钢材
水泥
木材
(%)
(%)
发达国家
100
100
100
50~84
60
中国
600~900
3100~7100
500~600
30
30


(1)上述表格各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问题?
(2)有人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完善体制机制。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就“用工荒”问题,三位同学各抒己见。小张认为,“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慌”了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小王认为,“用工荒”与劳动力价格太低有关,企业只要大大提高工资,“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企业也没有什么可“慌”的。小周则认为,“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三位同学的观点。

“花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是当今有稳定经济来源的人群的消费观念,贷款买房、买车将现代人张扬而新锐的消费理念体现得纤毫毕露。然而,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现代大学生也潮流般地加入到了“负翁”一族。一项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的消费已经高于普通的上班族,有些学生年消费几万元,超前消费、负债消费已经越来越被众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认为,大学生负债消费其实是一种“预期消费”,在家庭条件允许、对自己的未来收入比较有把握的情况下,预支一点也无妨。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大学生消费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生活,还可以以消费促生产,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观点二认为,当正常消费变成超前消费甚至负债消费之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必然会受影响,甚至会导致各种大学生违法事件的发生。对大学生而言,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不必在物质享受上过分追求。
请结合观点二,说明大学生应怎样理性消费。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吹响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某校高三(12)班同学决定开展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关注、我参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情境一 同学们在调查过程中,就某市家庭消费支出情况获得如下数据:

年份
项目
食品消费支出
(元)
文化消费支出
(元)
其他消费支出
(元)
2006年
8000
1600
10400
2011年
10500
3000
16500

注:按照国际一般标准,当恩格尔系数在35%左右时,居民文化消费应占家庭消费的20%左右。
(1)请分析该市居民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生活》角度列举三条可能的原因。
情境二 2012年起,该市实施“文化惠民三年工程”,每年由市财政下拨1000多万元为每个居(村)委会配送文化资源。配送文化资源流程图见下:


(2)谈谈上述材料蕴含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道理。
情境三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今天,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

(3)请将你认为你所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最成功的做法推荐给大家,并从《文化生活》说明推荐的理由。

近年来,一个个普通的名字却与不普通的前缀连在一起:“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军人”……他们是一些普通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甚至是用生命践行着真善美。在张丽莉的心中,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是恪守基本职责;在吴斌眼里,保障乘客安全是应尽的义务;在高铁成看来,保护群众生命安全是必须担当的使命!
2012年6月13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委、教育部等单位在京召开学习时代楷模座谈会,会上宣读了中央文明委《关于广泛开展向张丽莉、吴斌、高铁成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全社会兴起学习宣传时代楷模热潮,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党和政府为什么号召全社会向时代楷模学习。
(2)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以“弘扬‘最美’精神培育文明风尚”为主题向社会
发出倡议。(6分。要求:写出倡议书提纲;条理清晰,至少三个层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