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参加国际地理奥赛的中国选手将对图示区域(见图14)进行模拟野外考察比赛,请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 出发前,中国队员从网上查到: 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正在向正东方向运动,预计72小时将完全从B城过境,请你帮助他们预测B城未来72小时的天气变化过程。(4分)
(2) 来到C城市,队员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该城市街道两旁的路灯多是风力发电不是太阳能发电,请你从地理的角度解释其原因。(3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徽省固镇县以当地种植的红薯、用传统工艺加工粉丝已有200年的历史。2007年当地成立了“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申报了“金香丝”商标。其生产的“金香丝”粉丝保持原汁原味的山芋芳香,是原生态绿色食品,在第十一届上海农展会上显露风采,深受上海市民喜爱。其生产工艺现已成为蚌埠市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二:安徽省固镇县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
(1)归纳固镇县发展粉丝生产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2)评价粉丝生产对固镇农业生产的影响。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匹兹堡位于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曾有 美国“钢都”之称;武汉位于中国长江中游工业区,钢铁工业发达。两城市所在的工业区人口密集、制造业发达。下图为两城市所在区域图。
(1)据图说出两城市地理位置的相似性
(2)依据图文信息,简述两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相同区位条件
二战后的匹兹堡钢铁工业由于受市场和环境等因素影响,逐渐从辉煌陷入困境。为振兴经济,匹兹堡开始实施“复兴计划”。
(3)读上图概括武汉在发展过程中可从匹兹堡借鉴的成功经验。
河西务镇是天津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全镇有蔬菜基地4万亩,其中各类温室大棚2.1万亩。阅读下图和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西务镇的新鲜蔬菜通过“绿色通道”,在采摘1小时之后就可直接进入北京和天津的各大超市和市场,逐步实现“农超对接”。
(1)分析河西务镇蔬菜能够快速供应市场的原因。
(2)河西务镇提出“河岸建成景观带,大田变成采摘园”的发展目标,据此说出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措施。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度。
(1)说出淮南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南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接了上海转移而来的部分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
(3)概述南通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上图为甲区域局部放大图,请在图中画出河流及其主要支流。
(2)该地区拟在图示M、N两地中选建取水口为沿海城市供水,哪个地点合适?简述其理由。
(3)简述该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构成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4)该地区拟将湖泊北部山坡分成三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栽植经济林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试对该土地利用方案进行合理划分并加以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