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置有适量的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的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之比为5∶3,这是因为 ( )
A.占1/4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
B.占1/3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
C.占1/2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
D.占2/3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
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
B.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
C.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
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 |
B.在探究有氧呼吸的实验过程中,泵入的空气应去除CO2 |
C.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 |
D.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
某兴趣小组将水绵浸没在加有适宜培养液(有充足的CO2)的大试管中,以人工白炽灯作为光源,从近向远逐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不考虑温度对实验的干扰),测定在不同距离下水绵释放气泡的速率,其他条件不变,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b点的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 |
B.如果培养液中缺Mg2+,在同样情况下完成该实验,a点应左移 |
C.c点与a点的干重相比较,c点较a点低 |
D.a点时水绵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只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下列关于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给小麦提供14CO2,则的转移途径是14C→14C3→(14CH2O) |
B.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核糖体上检测不到放射性 |
C.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
D.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可能含有18O |
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某种农作物新品种的细胞液浓度,以此种方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数据。在此项测试中,实验自变量是
A.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 | B.作物细胞液浓度 |
C.制备的系列浓度检测液 | D.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