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是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然而,1972年后的26年间黄河有21年出现过断流现象。断流严重影响了黄河两岸的生态系统和人民的生产生活。
据有关方面研究,黄河断流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气候趋于干旱、中上游过度用水、管理不善等因素有关。长期以来,黄河管理以防洪治理为主,水资源“自由取用”,优先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而忽视生态系统的需要。随着“生态水”理念的提出,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主旨的新的分水方案,原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颁布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变以往的“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根据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优化配置水资源。
2000年以来,在气候条件大体不变的情况下,黄河已经连续8年未断流。黄河已逐步重现往日奔腾不息的风采。
(1)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政府在解决黄河断流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2)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复杂整体,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支持新疆同内地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大实施沿边开放力度,努力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基地。着力加强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坚持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新疆各族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相结合,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1)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理论说明,新疆发展为什么要“坚持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新疆各族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相结合。”
(3)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怎样才能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利比亚局势动荡后,我国政府不到10天的时间,海陆空三路并进,协调30多个国家,将35860名我国公民从利比亚顺利撤离,同时力所能及地帮助希腊等12个国家撤出了约2100名外籍公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最大规模有组织撤离海外公民的行动。
(1)请从政府的职能与责任角度简要评析我国政府的行为。(8分)
(2)运用我国的外交政策等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予以分析说明。(8分)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必须在全社会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各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
为什么说“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形成过程:
以上材料中,“十二五”规划纲要形成过程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有哪些?
材料一:2009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变化图
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5月GPI涨幅达5.5%
材料二:2010年7月13日,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上公布《关于市场价格异常
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针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大幅度加大。从去年开始,央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目前高达21.5%,这其中也有控制物价上涨的目的。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10分)
(2)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国家为什么这样重视物价上涨问题。(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