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有一瓶澄清溶液,可能含有NH+4、K+、Mg2+、Ba2+、Al3+、Fe3+、SO2― 4、CO2― 3、NO― 3、Cl―、I―现进行如下实验:
(1)测知溶液显强酸性;
(2)取样加少量CCl4和数滴新制氯水,CCl4层为紫红色;
(3)另取样滴加稀NaOH溶液,使溶液变为碱性,此过程中均无沉淀生成;
(4)取少量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5)将实验(3)中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问:①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FeCl3样品(含少量FeCl2杂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室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称量a 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加入适量盐酸和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然后准确配制成250mL溶液;
③准确量取25.00mL步骤②中配得的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水,加热使反应完全;
④趁热迅速加入过量氨水,充分搅拌,使沉淀完全;
⑤过滤、洗涤沉淀;
⑥将沉淀转移到坩埚内,加热、搅拌,直到固体全部由红褐色变为红棕色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⑦……
请根据上面叙述,回答:
(1)下图所示仪器中,本实验步骤①②③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是E和(填字母)。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洗涤是洗去附着在沉淀上的(写离子符号),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4)如何确定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5)若坩埚质量是W1,坩埚与加热后固体总质量是W2,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6)该兴趣小组中甲学生认为:实验步骤③中不加入氯水,其余步骤不变,仍可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甲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填正确或错误);请说明理由:。
为验证氧化性,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甲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步骤:
1.在甲装置中,打开活塞a,加热,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与丙装置连接。
2.当丙装置中FeC12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
3.打开活塞c,使约2mL的溶液滴入试管中,检验溶液中的离子。
4.在乙装置中,打开活塞b,待空气排尽后,将乙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上述丙装置变黄后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停止。
5.更新丙中试管,打开活塞c,使约2mL的溶液滴入试管中,检验溶液中的离子。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_______ _____。
(3)实验中,证明氧化性Fe3+>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有I、II、III三组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上述实验结果一定能够证明的是______(填“I”、“II”或“III”)。
某实验小组配制0.10mol/LNaOH溶液并进行有关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475mL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g。
(2)从下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名称 |
托盘天平 (带砝码) |
小烧杯 |
坩埚钳 |
玻璃棒 |
药匙 |
量筒 |
仪器 |
![]() |
![]() |
![]() |
![]() |
![]() |
![]() |
序号 |
a |
b |
c |
d |
e |
f |
(3)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填序号)
①称量读数时,左盘高,右盘低
②所用的砝码生锈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未进行洗涤操作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在烧杯中溶解NaOH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⑦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实验室欲配制
⑧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浓硫酸配制稀硫酸,转移到烧杯后,用少量水洗涤量筒
(16分)
Ⅰ.实验室常见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A、B、C所示:
(1)实验室可以用B或C装置制取氨气,如果用B装置制取氨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的性质是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密度 ②颜色 ③溶解性④热稳定性 ⑤与氧气反应
(3)若用A装置与D装置相连制取并收集X气体,则X可以是下列气体中的________。
①CO2②NO③Cl2④H2⑤HCl
其中在D装置中连接小烧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
(1)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________,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 g 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 mL cl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 mL NaOH溶液。氨的测定装置(已省略加热和夹持装置)
①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②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同学欲分别完成“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
I.甲同学的方案为: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装置如图I).
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有 (至少答出两点).
II.乙同学所采用的装置如图Ⅱ,回答下列问题:
(1)按图Ⅱ组装仪器、添加药品,实验开始后,先将浓盐酸挤入试管,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待装置中出现 现象后,点燃酒精灯.
(2)点燃酒精灯后,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至少答出两点)
(3)乙同学欲将虚框内装置改为图Ⅲ所示装置,并测量多余气体的体积.
①若图Ⅲ所示量气装置由干燥管、乳胶管和50mL滴定管组装而成,此处所用滴定管是(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②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图Ⅲ装置中的液体可用;收集完气体并冷却至室温后读数,读数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③如果开始读数时操作正确,最后读数时俯视右边滴定管液面,会导致所测气体的体积(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