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
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
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
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孔子、孟子、荀子 | B.程颢、程颐、朱熹 |
C.陆九渊、王守仁、李贽 | D.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
宋代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佛教和道教思想 |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
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
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欲长安投考太学,他作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
A.《诗经》 | B.《春秋》 | C.《韩非子》 | D.《礼记》 |
我国封建社会国家最高学府——太学最早设立于
A.汉高祖时期 | B.汉文帝时期 | C.汉景帝时期 | D.汉武帝时期 |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A.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 | B.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 |
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 | 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