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
|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
| 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
| D.殖民地国家应该重视交通业的发展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
B.等物质的量的亚硫酸氢铵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
C.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 |
D.铁片放入过量的稀硝酸中:![]() |
下图是电解
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b为正极 |
| B.a为阳极、b为阴极 |
|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
|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 ,若向一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和0.5mol 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0.5![]() |
| 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相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能用分数表示 |
|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
D.小苏打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的物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
|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
| C.凡是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
| D.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A |
适量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溶液中 |
产生沉淀 |
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 |
| B |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
溶液褪色 |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
| C |
取少量某无色溶液,先加入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 |
原无色溶液中一定有溴离子 |
| D |
将铜片放入浓硝酸中 |
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变为蓝绿色 |
只体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