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 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
|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人中国 |
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①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②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③开放天津为商埠
④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①② | C.①③④② | D.③①②④ |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出现两个纲领性文件,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有关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②后者很好的把握资本主义和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
③两者都能很好地调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
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 ①③④ |
近代中国,许多进步思想家主张进
行政治制度改革。其中,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
|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 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 |
关于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主要任务的描述,最为确切的是
①实
现土地国有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争取民族独立④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
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
|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 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