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四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会使地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对此,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与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气候变化问题才引起了大众关注,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问题;至上世纪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1)结合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材料五  2009年入秋以来,包括重庆在内的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共5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对此,专家认为:此次旱灾既与天气异常有关,也有西南地区植被破坏、生态失衡有关。
旱灾发生后,重庆市委、市府立即作出了抗灾的重要指示。各有关部门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
(2)西南地区遭遇特大旱灾和重庆市的应对措施给我们什么样的唯物论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综合探究题。
某中学高一(1)班学生王某,因耻笑身体有缺陷的同学,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还有该班学生陶某,因考试作弊,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在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要求全班同学围绕“提高文化、道德修养,构建和谐校园,提升校园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究。
(1)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2)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论述题
1、材料一: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网游业在经济寒冬中一枝独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未成年犯罪与网络游戏直接相关的超过了60%,网络暴力、色情游戏等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1)分析材料一揭示的文化生活的哪些信息。
2、材料二: 某市团组织举办“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征文活动,要求就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从政府、学校和青少年自身等方面就青少年应如何适应网络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2)请你根据征文活动要求,就如何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3.材料三: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系统阐释了对“中国梦”的认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亿万中国人共同的中国梦。“中国梦”浓缩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穿越了中国近现代史,承载着亿万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梦想和寄托,是凝心聚力的复兴之梦、是富国强民的人民的梦。中国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伟大的精神壮歌。
(3)运用《文化生活》所学知识,谈一谈对“中国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伟大的精神壮歌”的理解。

简答题
1、材料一: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黄河、长江流域孕育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
(2)请根据“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知识完成以下表格的内容。

材料汇总
民族精神的内涵
中国航天人始终以始终祖国和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

中国航天人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他们敢于攻坚、勇于探索,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级难题。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需要数十万科研工作者紧密协作。

我国的航天实验以太空资源和平利用和世界共享为宗旨。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世界航天大国已经发展几十年后起步的。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顽强拼搏,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大大地已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后,我们还要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载人空间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中央财政预算(单位:亿元)

项目
2012年
执行数
2013年
预算数
预算数为上年
执行数的%
国防
6506.03
7201.68
110.7
公共安全
1880.00
2029.37
107.9
教育
3781.52
4132.45
109.3
科学技术
2291.50
2529.91
110.4
社会保障和就业
5753.73
6550.81
113.9
医疗卫生
2048.20
2602.53
127.1
节能环保
1998.43
2101.27
105.1
农林水事务
5995.98
6195.88
103.3
交通运输
3969.22
3973.86
100.1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
957.45
898.99
93.9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
46.87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
477.61
430.68
90.2
住房保障支出
2601.60
2229.91
85.7
中央公共财政支出
64148.27
69560.0
108.4

(1)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保证,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
(2)结合2013年中央财政预算,分析财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支付的不断完善,加上物流业的配套建设,网络购物日渐成熟,正变革着社会消费模式,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成为消费市场乃至中国经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仅2013年11月11日的“光棍节”网上促销,天猫与淘宝的销售额就高达350.19亿元。这一天的网络销售数据相当于王府井百货三个季度销量的两倍、沃尔玛中国半年销售额。预计今年电商全年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将突破10%。且不说网购火爆对宏观经济来说意味着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对微观主体来说,网购也有利于消费者获得价廉物美的商品、经营者获得强劲发展的动力。作为一个正在发展的产业,不仅直接产生了美术设计、网购服务、仓储、配送、系统开发等行业,而且还催生了网模、职业砍价师、网购推销员等新兴衍生职业。
请你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网购这一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网购的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