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总则中明确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使监督职权;对本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大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是
①既监督又支持的关系      ②权力相互制衡的关系
③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果说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去抓老鼠而不去抓它的眼睛呢?”从费尔巴哈这一诙谐的哲理批判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①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并不是感觉的产物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的这句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C.城市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D.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中国农业目前依然是以小农经济的小生产为主体,小农经济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直接结合的经济制度,面对社会化大生产,有其脆弱性;而在社会变迁中,又有其稳固性。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相对滞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仍然是个薄弱环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经历较长的时间逐步演进,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①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③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到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到3种鱼类随之灭绝。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这说明

A.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
B.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和人类的活动无关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D.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012年10月12日,南昌绳金塔庙会落幕。庙会期间,很多游客去庙里烧香乞福,正所谓求神敬香,心诚则灵。这里“心诚则灵”从哲学上看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