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 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①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②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
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
④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晚清民间教科书关于近代政治知识的介绍日见增多。商务印书馆1910年初版陆费逵的《修身讲义》中有:“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由一机关行之者,曰专制政体;三权各有独立之机关者,曰立宪政体”。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民主思想推动教育内容的更新 | B.清朝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变 |
C.三权分立学说率先影响了教育 | D.教育引发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
下列史实中,所列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史实发生在下图所示时期的是
A.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
B.出现了进步的民主启蒙思想 |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者推崇的官方哲学 |
D.儒家学者积极复兴儒家思想 |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晋商票号取名讲究,如“日升昌”、“合盛元”、“协同庆”、“大德通”等。这些票号名称的内涵不包括
A.和气生财的寓意 | B.兴旺发达的诉求 |
C.诚实守信的理念 | D.放眼世界的胸怀 |
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 | B.西汉 | C.北宋 | D.南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