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上海的炮声应该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

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

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

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

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