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 |
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 |
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 |
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强调工商为本 |
最能体现中国画精髓的是
A.人物画 | B.山水画 | C.花鸟画 | D.油画 |
下列书法家与朝代,不能形成对应关系的是
A.秦代李斯 | B.东晋王羲之 | C.唐代柳公权 | D.北宋文征明 |
下列几项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指南针(司南)出现
③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C.②①③④ | D.③④①② |
他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此话中提到的“他”应该是:
A.韩非子 | B.王阳明 | C.李贽 | D.黄宗羲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 | B.社会发展规律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D.“天人感应”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