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 |
| 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 |
| 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 |
| 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强调工商为本 |
《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②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③启蒙运动兴起④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与发展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伽利略对木星有若干卫星、卫星象月亮围绕地球那样绕着木星转这一发现印象尤其深,他认为天体也许具有和地球一样的实质,是一团团在空间转动的物质。约翰·多恩表达了17世纪初新天文学扰乱人心的影响,他写道:“一切都破碎了,一切都失调了。”这主要表明“新天文学”
| 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 | B.引起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 |
| C.动摇了人们对封建神学的迷信 | D.推动了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
“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这段材料可能出自于
| A.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 B.薄伽丘的《十日谈》 |
| C.马丁·路德的《论基督徒的自由》 | D.伏尔泰的《哲学通信》 |
亚里士多德学派认为“任何运动着的事物都必然有推动者”,“物体运动靠精灵或外界迂回空气推动”,首先推翻这一观念的是( )
| A.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
| C.达尔文的进化思想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指出:“……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利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偏离了方向”的主要原因在于
| A.缺乏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资源 | 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是当务之急 |
| C.多数国人守旧落后缺乏反省 | D.中国民众民主与科学意识淡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