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
A.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的青铜酒器 |
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
C.青铜制造业注重生活化 |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 |
我国的行政区划中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一个相对应的简称,如江西简称赣,上海简称沪等。下列省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山西 | B.河北 | C.四川 | D.福建 |
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
A.分封制 | B.中外朝制 | C.三省六部制 | D.内阁制度 |
君臣关系的好坏,应当说是一个政权的政治是否正常和能否稳定的标尺。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 “站而论道”,到了明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 D.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 |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 | B.以文治国 | C.分科考试 | D.学而优则仕 |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