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侵略的首要目标是
A.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 B.掠夺资源和劳动力 |
C.扩大资本输出 | D.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商品输出 |
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有关其积极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 B.有利于改善管理水平 |
C.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力 | D.有利于缓解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
下表为美国钢铁业统计数据,表中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年份 |
1870 |
1900 |
企业总数(个) |
808 |
669 |
工人总数(个) |
78000 |
272000 |
产量(吨) |
3200000 |
29500000 |
投资额(美元) |
121000000 |
590000000 |
A.行业竞争激烈 |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产生垄断 |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的发展 | B.电力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 |
C.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 D.轻工业的产量在逐步下降 |
1889巴黎世博会最美印记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 B.工厂纪律严格 |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 D.贫富差距缩小 |
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 “傲视全球”的政治、经济条件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殖民争霸成为“日不落帝国”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