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奶制品行业近年质量事件频繁发生,“三聚氰胺”等添加剂对市场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8年第二季度共抽样调查了本省销售的13家企业生产的16个批次,合格不到10个批次,合格率仅为40.75%。
结合商品二因素的有关知识,谈谈对你对材料所反映问题的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思想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7月,英国政府发表《香港问题半年报告》,对香港普选模式指手画脚。我国外交部重申,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区的事务是中国的内政,中方坚决反对外国以任何借口干涉香港事务,也希望有关的国家做有利于香港繁荣稳定的事情。
(1)英国政府的行为违背了《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下列原则()
A.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B.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C.不侵害别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
(2)运用现代国家结构形式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政府作出上述表态的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教育学家普遍认为,人是可以通过教育而改变的。通过教育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也是不少中国家庭的共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家庭孩子的教育支出以平均每年29.3%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家庭收入的增长,也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表1)2013年中国家庭孩子教育成本占子女费用支出的比重

义务教育阶段
高中阶段
大学阶段
21%
34%
41%

(表2)近年来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占GDP比重

年份
2011
2012
2013
比重
4%
4.28%
4.3%
实际支出
18862亿元
22236.23亿元
24488.22亿元

(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人是可以通过教育而改变的”这句话的合理性。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教育费用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1977年恢复高考,为了选拔人才,我国高考延续了以往全国统一命题的办法;后来发现,由于各地基础教育水平差异较大,全国统一命题也不能完全保证公平,则改为分省命题;分省命题实行几年后,试卷水平不一致,高考乱加分、高考移民等弊端的出现,直接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透露,将有25个省在2016年高考中使用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卷。
(3)运用实践决定认识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4)有观点认为,实现教育公平取决于政府教育部门高考政策的合理调整。请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这一个观点进行评析。

2014年5月28-29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充分保障下,新疆各族人民更加平等地享有参与管理国家的权利,掌握了管理新疆社会、主宰自己命运的当家作主的权利,成为新疆精神、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各族人民的民族特性和传统文化受到充分的尊重、保护和大力弘扬,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加绚丽多彩、更加富有时代特征的丰富内涵。
材料二:习近平指出,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分裂势力越是企图破坏民族团结,我们越要加强民族团结,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保障新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加强民族团结问题究竟是谁的责任?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请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文艺工作者怎样创作优秀的作品
材料二: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上映后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该剧秉承了小说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和情怀,在主题、细节、气质和风格上忠于原著,并进行了部分改编,细致地展现它所描绘的生活,真诚地讲述平凡人群的命运和精神世界,用镜头生动艺术地营造出20世纪80年代的泥土味、民族风、精气神,传递出一种温暖、励志、真诚、向善的精神力量,为艺术家今后创作更多优秀现实题材作品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迪。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创作的过程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3月5日上午九点,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表示,要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合理性。
材料二: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行,奠定依宪治国的基础。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带来法治建设的十年倒退。1978年,改革开放重启中国法治进程。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主义中国的法治建设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国家建设发展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决定了我们在法治之路上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2)结合材料二,我国法治建设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