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为首人民政府为了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任务采取的措施是
A.先城市革命后农村革命友 |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通过《土地法令》 | D.加强工农联盟 |
图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图二反映的历史信息相比,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采用机器生产 | B.其产品是否直接投入市场 |
C.是否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 D.资金是否充足 |
以下是上海海关进出口货物统计,表中数据最能反映出
年份 |
中国进出口英国毛纺织品占当年英国输华商品的比例 |
中国对英国出口农副产品工业原料占当年中国出口的比例 |
1850年 |
6% |
2% |
1860年 |
4% |
6% |
1869年 |
30% |
13% |
A.英国对华输出的毛织品逐年增加 |
B.中国茶叶质高价廉具备较强竞争力 |
C.中国逐步沦为外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D.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中国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B.商品经济渐趋衰落 |
C.民族纺织工业兴起 |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由此不能说明
A.英国的蒸汽机制造技术领先世界 |
B.英国科技发展落后于美德 |
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
D.德国军工技术发达 |
关于清朝闭关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
B.目的在于维护国内商品市场 |
C.是对外商品加以种种限制的政策 |
D.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