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元素 |
C |
H |
O |
N |
P |
Ca |
S |
植物 |
43.57 |
6.24![]() |
44.43 |
1.46 |
0.20 |
0.23 |
0.17 |
动物 |
55.99 |
7.46 |
14.62 |
9.33 |
3.11 |
4.67 |
0.78 |
A.碳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
B.表中C、H、O、N属于大量元素,P、Ca、S属于微量元素
C.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D.除钙元素,生物体中直接供能物质包含表中其他元素
下图能用来准确表示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A.1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 |
B.1表示免疫系统,2-4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
C.1表示ATP,2-4分别表示腺嘌呤、脱氧核糖、磷酸 |
D.1表示细胞的统一性,2-4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液、DNA |
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图若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则A为下丘脑 |
B.该图若表示人体内环境交换物质的过程,则A为血浆 |
C.该图若表示物质循环的过程,则B为生产者 |
D.该图若表示能量流动的过程,则C为异养型生物 |
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5条,则该细胞至少是处于第几次分裂的分裂期
A.第一次 | B.第二次 | C.第三次 | D.第四次 |
以二倍体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个品种的豌豆(2N=28)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甲图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
B.乙图说明该细胞可能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
C.丙图说明杂交的两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
D.丁图说明豌豆根细胞内离子浓度大小Si4+>Ca2+>Mg2+ |
用T4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在感染后2、4、6、8、10min时向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3H-尿嘧啶,培养适宜时间后,粉碎大肠杆菌分离得到RNA,并分别与热变性后的含T4噬菌体DNA单链组、含大肠杆菌的DNA单链组混合杂交,检测两组的放射性强度并把结果绘制成曲线.两组杂交后的结果分别对应的曲线是
A.b、a | B.c、d |
C.d、c | D.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