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杆菌之所以引起美国人的恐慌,主要原因之一是它能产生两种成分为蛋白质的内毒素。有的科学家将该菌的大型DNA分子破坏,该菌仍然能产生内毒素。请分析推断,应该破坏该菌的什么结构,才能使它从根本上不再产生内毒素:
A.核糖体 | B.质粒 | C.内质网 | D.细胞核 |
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
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
A.32%和18% | B.34%和18% |
C.16%和34% | D.34%和16% 2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
C.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