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王冕的两首咏梅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墨 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白 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两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什么特点?
这两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志趣?请作具体分析.
从两首诗艺术手法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时间。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黎明景象?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说本诗的两个“看”字各有妙处,请你结合诗歌进行先要赏析。
答: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踏莎行·初春
徐灿①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注】①徐灿:明末清初女词人。②金衣:指黄莺。词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有何作用?
此末尾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后面小题。
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仿用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突出了“天难老”,再用“天难老”与“人生易老”对比。 |
B.“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 |
C.“一年一度秋风劲”,紧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 |
D.“寥廓江天万里霜”句摹画出一幅宏阔、秋色无限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身渺小、前途茫然的无限感慨。 |
怎样理解词中“黄花”这一意象?为什么战地的“黄花”分外香?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惜别
[宋] 严仁
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柂②转牙樯③。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①危弦:哀弦。②捩柂(liè duò):扭转船舵。③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上片后两句描写了一幕什么样的场景?句中的“重”字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人物情感的?请结合词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