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段唱词反映了( )
① 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模式
② 不承担国家赋税
③ 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情景
④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李鸿章在1865年谈到:“抑臣尤有所陈者,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逮其久,风气渐开,凡人心智慧之同,且将自发其复,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由此可知李鸿章
| A.仍没有摆脱“官府与民争利”的藩篱 |
| B.对民间资本的发展乐见其成 |
| C.认为西方仅军事技术占有优势 |
| D.主张政府要积极诱导民办工业发展 |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道:“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对上述法治观理解最为确切的是
| A.“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 | B.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
| C.野蛮的习惯法荡然无存 | D.废除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 |
下图是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据此可知当时
| A.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 | B.农耕经济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 |
| C.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 | D.均田制已经被迫彻底废弃 |
钱穆《国史大纲》中谈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说:“……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这种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 A.军功制 | B.客卿制 |
| C.察举制 | D.科举制 |
2013年在瑞士举行的第43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中,与会者多次提到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拉加德更是表示:“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危机时刻,经济发展具有传染性,往往会传染其他国家,不存在经济孤岛,也没有地方躲避。”这表明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导全球化 | B.金融危机促进全球化的进程 |
| C.加强合作来克服危机已成共识 | D.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