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
实验预期结果 |
||||
子代表现型 |
预期结果序号 |
||||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
与甲种一致 |
1 |
|||
与乙种一致 |
2 |
||||
乙的DNA+甲的蛋白质 |
与甲种一致 |
3 |
|||
与乙种一致 |
4
|
如下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边灼烧灭菌 |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 |
C.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
某混合样品中微生物R含量极少,要得到大量的R,比较理想的方法是采用( )
A.天然培养基 |
B.稀释涂布平板法 |
C.利用适合R生长但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选择培养基 |
D.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寻找,再培养 |
在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过程中提取剂的主要成分是()
A.对氨基苯磺酸 | B.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
C.氯化镉、氯化钡 | D.亚硝酸钠 |
变酸的酒表面长的一层膜和泡菜坛内长的一层白膜分别是由哪种菌的繁殖造成的()
A.醋酸菌、酵母菌 | B.酵母菌、毛霉 |
C.醋酸菌、乳酸菌 | D.酵母菌、醋酸菌 |
豆腐上长出了毛霉之后,下一步要加盐腌制,其中不属于加盐作用的是()
A.调味 |
B.可使豆腐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
C.促进毛霉的继续生长 |
D.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