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地附近的陡崖相最大相对高度不超过       ;若G地发生了泥石流,在乙图中显示的正确逃生路线是          ,理由是                   
(2)此时,C城镇风向是      。C与D相比,阴天概率大的是       。   
(3)当地在城镇规划中,未来四个城镇人口规模发展最大的应该是    ,原因是            
(4)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对生命、财产的损失,该地应该将        镇人口适当搬迁,原因是        
(5)该地地质、农业调查部门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①西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       ,建议      
②在E、F两地中,     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世界时(零时区)某日1时40分的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图中的A~E是这一天全球5个地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M点的地理坐标,经度:,纬度:
(2)A~E5个地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若流经5地的河流,两岸岩性相同,则适合在河流右岸建设港口的地点是
(3)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是
(4)在图中,画出这一天南极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线。
(5)图示季节,下列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①松花江航运繁忙 ②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③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④渤海湾正值赤潮严重期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正式开工,工程近期供水目标是以解决城市缺水为主,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该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53.5%,耕地占35.2%。而在长江流域以北广大地区,人口占全国的44.4%,耕地占59.2%,水资源仅占14.7%。
据大河报报道:自古以来,长江和黄河各自奔流不息,互不相犯。昨日,随着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隧洞的贯通,在黄河下30多米,一条长达4.25公里的隧洞打通,这意味着,2014年,长江水可以通过隧洞从黄河下面流过,给京津等缺水地区供应长江水。穿黄工程被誉为“高、精、尖、难、险”工程的化身,被称为“咽喉工程”,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可资借鉴。在挖掘竖井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攻克了76.6米超深地下连续墙,解决了55米超深地基加固等技术难题,无论是大小还是深度,都属国内第一。
(1)南水北凋工程实现了长江、、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联系,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2)为了使长江水过黄河,设计者考虑了地下隧洞和架空渡槽两种方案,最终选择了地下隧洞。请比较二者的优缺点。

方案
是否占空间
受自然因素影响程度
是否影响航运
成本高低
地下涵洞




架空渡槽





(3)南水北调的目的地之一是华北,华北的气候类型为,容易出现旱,土地常会因为不合理灌溉而导致,请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干旱已经是世界性问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西北某地农业区的示意图
(1)图中阴影部分的地形名称为,这种地形的成因是,属地球的(内、外)力作用。
(2)图中河流干流流向(南、北)方向,该地有丰富的水,适合发展农业。
(3)该地区较为丰富的新能源可能有
(4)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充足B.太阳辐射强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
(5)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
A.水土流失的治理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D.河流的综合整治



阿拉伯海

读下面的四大文明古国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读图归纳出四大文明古国所处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
(2)①地区河流为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该河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________季,枯水期出现在北半球________季。
(3)②地区最大的国家为沙特阿拉伯,该国最丰富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博会开幕时,一艘满载该种能源的轮船从波斯湾沿岸出发驶往上海,途经阿拉伯海时海面盛行________风,将________ (顺,逆)水航行。
(4)③地区的人口大国——印度,人口增长迅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推算,到2020年,该国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请简要分析该国人口增长快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5)近20年来,④地区的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什么?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舟曲境内多高山深谷,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半山河川地带温暖湿润。海拔在1173至4505米之间,年均气温12.7摄氏度,年降水量400毫米至900毫米。

(1)图中A-B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为________。请简要分析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
(2)根据图中的等干燥度线分布状况,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3)图示地区农业生产较具特色,如西宁地区地处湟水谷地,主要发展________农业;武威所处的河西走廊,主要发展________农业。
(4)请简要分析舟曲泥石流发生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