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今春最温暖、最感动的一句话!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庄严承诺,让人振奋和憧憬,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追求幸福与尊严,是人的崇高价值取向。党和政府顺应这一必然趋势并针对当前客观实际的新问题,将“人民的尊严”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政府工作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和落实,是
国家发展的最高思想理念的新变化,也体现了新世纪在取得巨大经济建设成就、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之后的新期待、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哲学依据。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活力与担当。
材料一
注:入世以来,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约l400万个就业岗位;由于进口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美国消费者过去l0年共节省开支6000多亿美元,欧盟每个家庭每年可节省开支300欧元。
材料二 入世以来,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与摩擦并存。尤其是近两年来,在频频来袭的经济“寒流”中,各种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重新呈现抬头趋势,为经济回暖制造了一系列障碍。我国东南沿海某外贸大省,2011年上半年共遭遇“两反两保”(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调查)案件14起,涉案金额8012 7)-美元,涉案企业234家;与去年同期相比,涉案金额增长1.32倍。
(1)简析材料一中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假如你是其中一家涉案企业的负责人,面对国际竞争中不公平的待遇,你认为企业
怎样做,才能既维护自身利益,又能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8分)
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止2010年上半年,国有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相关知识,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
近年来,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严重的气候问题,如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部分生态系统遭破坏等,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以低能耗、低消碳、低开支为核心,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方式渐渐被人接受,低碳理念也渐渐深入人心;同时,低碳理念也催生了“低碳一族”,低碳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低碳生活方式成为新的生活方式的必然性。
尽管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纺织服装制造中心和出口大国,但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正面临挑战。特别是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不断加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加大。行业洗牌在所难免,生存危机将迫使企业从依靠产能向不断创新、多元化经营转型。我国QY服饰集团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大核心技术,每年开发新产品320多个、设计新花型3500多种、设计品牌女装850多种款式。上海APEC峰会各国首脑的“唐装”、2008北京奥运会的青花瓷礼服、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颁奖礼服,一个个顶级盛会,向世人展示了传统企业的国际形象QY服饰集团把原本传统的丝绸产业,做成了融合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于一身的前途无限的新兴产业。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QY服饰集团公司的成功之道。
海岸侵蚀是一种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遭受此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岸线为一万八千多公里,沙砾质海岸所占比重超过30%,其中70%沙砾质海岸都存在海岸侵蚀现象,如海南省文昌县由于珊瑚礁被开采,海岸已后退200余米。海岸侵蚀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土地资源流失、海水冲毁沿岸村庄、工厂、道路、盐田、养殖场和防护林等,严重影响沿岸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是导致现代海岸侵蚀灾害的主要因素,如拦河坝的建造、滩涂围垦、大量开采海滩沙、珊瑚礁,滥伐红树林,以及不适当的海岸工程设置等。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海岸线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海岸侵蚀。
运用有关规律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这一现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