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获得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和收视效果,许多国家和地区争相购买其播映权。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成熟表现形式,以精美的画面和温情的语调,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在表现大江南北各色原生态美食及其制作工艺过程的同时,着力展示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让观众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该片的成功对于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有何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共18分)
材料一 继大蒜价格突飞猛涨超过猪肉之后,在许多地方,黑豆价格也离奇攀升,绿豆也卖到
了一斤十块,由此,国内的网民们给难以控制的五谷杂粮价格取了一个个特殊的名字,大蒜涨价
叫“蒜你狠”,绿豆、红豆、黑豆涨价被戏称为“豆你玩”,现在还有了“玉米疯”。为啥会出现
这种想象,有媒体称源于一些电视台和报纸开辟养生节目或专栏,养生专家们说啥东西好,那东
西很快就价格上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推动杂粮价格暴涨的幕后推手不全是养生节目,起码
还有大量游资故意炒作和市场价格监管不力两大主因。当然还与总的供应量减少,国内市场需求
量日趋上升,出口量增加有关。
材料二 5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全国物价局长会议,表示将加强对市场的调控监管,稳定市场价格工作,并提出要向城乡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六月份,国家发改委又公布《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接着又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答记者问。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你对五谷杂粮价格异常波动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加强宏观调控对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某校同学就“扩大消费需求”做了专题调查,最后了解到如下情况:
2009年我国实施鼓励消费的政策,全年汽车销售1364万辆,增长46.2%;商品房销售9.37亿平方米,增长4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9%,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10年中央财政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1)运用生产与消费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同学们了解到:2010年中央财政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
(2)结合政治生活说明我国政府特别关注提高广大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水平的原因。
(3)同学们还了解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2010年中央财政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完成在建项目、加强薄弱环节、推进改革、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方面都增加了投入;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
根据材料回答财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某市农村面积广,地域差别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为了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决定从2007年起启动实施“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根据各地农村的不同情况确定重点,首批选择了100个示范村和900个推进村进行试验。通过这些村的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进,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特点的新农村建设路子,起到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效果。
请结合材料分析该市的做法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材料一: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1)请回答: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材料二:近年来某些地方出现的劳命伤财、图有虚名的“形象工程”不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开支,而且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2)你认为政府应当怎样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材料三: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3)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