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班以“增加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为主题,收集到下面信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性学习。表一:

材料一 作为“保增长、扩内需”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的刺激消费优惠政策,涉及汽车、家电等消费领域。比如,对排气量在1.6升(含)以下的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实行减半征收;在全国实施“家电下乡”,并在部分省市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试点,对农民和城镇居民购买家电予以补贴等。
甲组同学讨论表一时,认为表一反映的问题不利于增加居民消费,材料一中的刺激消费优惠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1)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材料一,说明刺激消费为什么能促进经济增长。
乙组同学在讨论材料一时,认为政府在保增长、扩内需中功不可没。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出台刺激消费优惠政策的理由。
材料二 目前,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依然是中国经济的一块“短板”,同时,我国居民的消费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住房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过高、家庭消费的比例严重不合理;消费行为不规范,超前消费、盲目消费现象比较普遍,超出个人实际承受能力;国人“多存钱、少消费”的传统观念;农村居民目前尚处于生存型消费阶段等,这些都限制了社会消费规模的扩大和结构改善。
丙组同学在讨论材料二时,认为增加我国居民消费,必须解决好我国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
(3)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我国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已“未富先老”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2亿,约占总人口的14%。老年人口基数大、增加快、“空巢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多,养老保障、养老服务和老年人产品的需求旺盛,但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与从业人员、养老基础设施和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等严重不足。不同单位、行业、地区的养老差距较大,养老方式单一。养老这一系统工程,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形成严重的挑战。
材料二 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家有儿女的老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孝”是道德的根本,作为儿女,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但随着独生子女第二代出现,“四、二、一”家庭结构出现,养老问题又凸显为时代新课题。
(1)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关知识,如何看待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
(2)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政府在养老问题上应该如何作为。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菊花种植在开封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唐代起便有了专门的菊花种植,宋代种菊技术先进,并且逐渐开始了各类的菊花评比,并出现了众多的诗词歌赋赞美菊花。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开封开始举办菊花花会,2012年10月18日,开封菊花花会更名为开封菊花文化节,此次更名表明开封菊花将以一种文化形式向世人展示开封独特的魅力文化。菊花文化节期间。游客白天游玩赏菊,晚上观看《大宋·东京梦华》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菊花文化节提高了开封的知名度,吸引了大量投资客商,旅游业和相关文化产业每年都收入十几亿元,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为开封打造精品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材料二:开封菊花文化节催生了众多菊花种植、销售、租赁公司,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H菊业有限公司打破传统的种植营销观念,在菊花新品种的开发和产品造型设计上做文章,培育出10多个新品种,构思精巧,造型奇特的菊花布展造型赋予菊花文化内涵;H公司还大量种植茶用、食用、药用菊花,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H公司与日本、美国、韩国等菊花培育大国加强了交流,引进新品种,该公司引进和改良的菊花多次参加花卉展览并获得大奖,广受赞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开封举办菊花文化节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分析H菊业有限公司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对比

注:城镇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全体人口的比例;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工业化通过拉动就业、增加收入等方式影响城镇化。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平均26.1%的工业化率带动了50.9%的城镇化率。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路径,凸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核心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来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工业化突出节能环保;信息化突出智慧城市;农业现代化追求食品更安全。“四化”的同步发展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材料三:为建设“智慧城市”,某市作出了“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战略部署,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到2016年基本建成智慧城市的目标。规划明确了政府的责任和任务,强调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构建政府、企业、市民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推进体系,整合各类共享资源,增强智慧城市建设的协同力。
(1)简要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知识,说明“四化”同步发展与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是相对应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作为市民应如何为建设“智慧城市”做出自己的努力。

(本大题共25分)

注:1.居民消费是指居民的最终消费支出总额与当年GDP之间的比例关系。目前,世界平均消费率为61%。2.从2006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强调:“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大幅减少扶贫对象。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2011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请结合材料二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3)请运用收入和分配的有关知识为提高中等收入者收入提出合理的建议。

(本大题8分)
伴随城市改造建设的不断推进,许多城市走上了快速“翻新”的发展道路。某校高一(1)班开展了以“拆迁、城建与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同学们通过走访、阅读文献资料、访问政府网站等形式,了解到以下信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国家扩大内需的工作方针,政府提出了努力谋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通过做大城市规模,做美城市环境,做强城市基础,做好新农村建设,致富一方百姓来实现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的工作要求。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