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某浓度的稀盐酸(足量),将两个各装有0.3g NaHCO3和 Na2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HCO3和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现象如右图:
(1)盛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试管中气球变得更大, 大小气球(不计气球的弹力和气体温度影响) 体积之比约为(填最简单整数比)_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NaHCO3粉末的试管变冷,而盛Na2CO3粉末的试管变热。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状态如何,NaHCO3和HCl反应为吸热反应,而Na2CO3和HCl反应为放热反应。甲同学写出了如下热化学方程式(其中“aq”代表水合或无限稀释的含义):
HCO3-(aq)+ H+(aq) →H2O(l)+ CO2(g) ΔH1;ΔH1>0
CO32-(aq)+ 2H+(aq) → H2O(l) + CO2(g) ΔH2 ;ΔH2<0
甲同学所作结论的方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为研究该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某研究小组以《NaHCO3、Na2CO3 和盐酸反应过程中热效应的研究》为研究课题,进行了如下实验(每次实验各做三次,取平均值):
序号 |
试剂1 |
试剂2 |
混合前温度 |
混合后最高 或最低温度 |
① |
35mL水 |
2.5g NaHCO3固体 |
20℃ |
18.5℃ |
② |
35mL水 |
3.2 Na2CO3固体 |
20℃ |
24.3℃ |
③ |
35mL稀盐酸 |
含2.5g NaHCO3的饱和溶液32.5mL |
20℃ |
19℃ |
④ |
35mL稀盐酸 |
含3.2g Na2CO3的饱和溶液23.1mL+10ml水 |
20℃ |
24.2℃ |
⑤ |
35mL稀盐酸 |
2.5gNaHCO3固体 |
20℃ |
16.2℃ |
⑥ |
35mL稀盐酸 |
3.2g Na2CO3固体 |
20℃ |
25.1℃ |
请你帮助填写相关内容:
该实验中所用的仪器除试管、药匙(或V型纸槽)、气球、玻璃棒、烧杯、量筒、保温瓶外,还需要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NaHCO3的溶解是吸热过程 |
B.NaH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
C.Na2CO3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
D.Na2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
(5)结论:影响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热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配制500ml 2mol·L-1的H2SO4溶液
(1)所需仪器应该有容量瓶、玻璃棒、量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容量瓶在使用前,首先应检查。
(3)此实验中,玻璃棒的两个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制时,要用量筒量取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_____________ml。
(5)若配好摇匀后,发现容量瓶中的液面略低于刻度线,问是否应该补充蒸馏水_________(填“应该”或“不应该”);若所用的容量瓶中事先有少量的蒸馏水,则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____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我国规定饮用水质量标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pH |
6.5~6.8 |
Ca2+、Mg2+总浓度 |
<0.0045mol/L |
细菌总数 |
<100个/L |
以下是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1)源水中含Ca2+ 、Mg2+、HCO3-、Cl-等,加入石灰后生成Ca(OH)2,进而发生若干复分解反应,写出其中一个离子方程式。
(2)凝聚剂除去悬浮固体颗粒的过程(填写编号,多选倒扣分)
①只是物理过程②只是化学过程③是物理和化学过程
FeSO4.7H2O是常用的凝聚剂,它在水中最终生成沉淀。
(3)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和。
(4)气体A的作用是。这种作用是基于气体A和水反应的产物具有性
(5)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气体A的代用品。(填写编号,多选倒扣分)
①Ca(ClO)2 ②NH3 (液)③K2FeO4④SO2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如小烧杯的质量为32.6g,用“↓”表示在托盘上放砝码,“↑”表示从托盘上取砝码,请用箭头在下表中填空,表示称量过程,并在图3—2所示的游码尺上画出游码的位置(画“|”表示)。
砝码质量/g |
50 |
20 |
20 |
10 |
5 |
取用砝码情况 |
(2)图3—3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mL。
(3)配制的硫酸溶液200mL所需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
某品牌糖衣片补血剂,除去糖衣后显淡蓝绿色,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不含其它铁的化合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该补血剂中硫酸亚铁的含量进行了以下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1)实验时用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1 H2SO4溶液,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具备的功能有(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长期贮存溶液
C.用来溶解固体溶质 D.常用来代替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3)在下列配制过程示意图中,有错误的是(填写序号)。
(4)下列说法正确的
A.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以减少误差
B.某同学将浓硫酸稀释后未冷却至室温便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
C.定容时仰视观察,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
D.容量瓶使用前先要检查是否漏液,具体操作是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倒置不漏液即可
Ⅱ.(1)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
(2)从红褐色的悬浊液到最后的称量,其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操作为:
a.,b. 洗涤,c. 灼烧,d. 冷却
(3)若称得固体的质量为ag,则每片补血剂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为。
Ⅲ.已知人体不能很好地吸收利用Fe3+,科学研究表明服用含硫酸亚铁的补血剂时,同时服用维生素C,以利于铁元素的吸收。试分析维生素C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
(16分)我国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水资源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下图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I.(1)写出N的化学式和B的名称:N、B。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Ⅱ.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精制时所用的试剂为:①盐酸②氯化钡溶液
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碳酸钠溶液,以上试剂添加的顺序可以为。
A. ②③④① B. ③④②① C. ④③②① D. ③②④①
Ⅲ.提取粗盐后剩余的海水(母液)中,可用来提取Mg和Br2。
(1)若用来提取Mg,根据上述提取Mg的流程,没有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若用来提取Br2,反应⑥所用的气态氧化剂的寻找货源的设想,其中合理的是。
A.从外地购买 B.在当地新建生产厂
C.从本厂生产烧碱处循环 D.从本厂生产镁单质处循环
流程⑦将溴单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是基于溴单质具有性。
(3)母液用来提取Mg和Br2先后顺序,甲乙两位工程师有不同观点:
甲:母液先提取Mg,后提取Br2
乙:母液先提取Br2,后提取Mg
请你判断哪个更合适?(填“甲”或“乙”),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