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区域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原因
                                                                 
(3)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
                                                             
 
                                                                         
(4)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工
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①地的地质构造为,若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那么,从地质构造看,①、②两地可能找到石油的是
(2)甲、乙、丙三处均为流水堆积形成的地貌,它们分别为
(3)图中河水的流动,构成了水循环的某个环节。按其发生领域,该水循环属于循环,该环节的名称是
(4)山上的森林被大量砍伐,对地理环境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阅读与分析图、文、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韩国现有耕地面积178.2万公顷,人均耕地0.04公顷,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
部平原、丘陵地区。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8%。
表中国出口农产品中韩国占前3位的商品

资料来源:根据2000--2003中国海关统计资料整理
材料二:韩国矿产资源较少,有开采利用价值的矿物有铁、无烟煤、铅、锌、钨等,但储量不大.由于矿产资源匮乏,主要工业原料均依赖进口。韩国主要工业生产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电子工业以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为世界十大电子工业国之一,半导体集成电路发展尤为迅速。近年来韩国重视IT产业,不断加走投入,IT技术水平和产值均名列世界前茅.最新数据显示,韩国2008年的三大出口商品分别为半导体、汽车和移动电信设备.
过去数七年间,由于韩国依赖日本生产的零部件及设备,日本一直是韩国最大的商品进口来源国.然而近年来,随着众多韩国企业把生产厂迁往中国内地,韩国增加了来自中国的消费产品以及工业零部件的进口.韩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韩国最大商品进口来源国.
(1)据所给材料和图表,分析韩国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2)分析材料一,中国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占据较大优势,试分析原因。
(3)分析材料二,说明韩国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12分)

(28分)据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时间变化图,图2、图3分别为1995年和2008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各省份占全国的比例分布示意图,表为2008年广东省和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主要产业投资额比重的比较。



(1)说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趋势,简析投资规模出现两次下降的原因。
(2)简析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3)分析广东省、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主要产业的差异,并简述其成因。

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经济和海洋运输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材料一:下表是世界海洋运输的区域集散趋势表。

材料二:下图是世界主要港口航线分布图。

材料三:下图是南海区位示意图。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运输的空间格局发生了从以________为中心,向以为中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以___________洋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新格局。
(2)根据材料三,南海地处_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____洲,__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__洋之间的交通要道。南海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海上生命线”,其原因是_________.
(3)在太平洋经济圈中,亚洲货物运往北美一般采用M航线(如材料二所示)。请分析其形成原因。
(4)分析N国吸引我国制鞋、纺织等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晋陕蒙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被称为“乌金三角”。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河流某水文站某时段水文监测的情况。

(1)这里的“乌金”是指________。“乌金三角”地区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生产基地。
(2)“乌金三角”地区的自然环境自东向西,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渡地带,地标形态遭受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外力作用的交错地带,呈现典型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规律。
(3)根据材料二,“乌金三角”地区雨季的降水特点是_______________。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分析“乌金三角”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工业生产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5)分析“乌金三角”地区在开发建设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