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2009 年l 月8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 一2020 年)》 ,给了珠三角新的战略定位,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珠三角各地、各部门大力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加快战略转型,打造珠三角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2009 年3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要求各省要发挥科技在力促经济转型中的支撑作用。材料二: 党中央提出协调的战略任务后,广东省政府召开了一次不同地区、各个级别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座谈会上,干部们针对如何协调发展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干部甲:协调发展首先要建设新农村,当务之急是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尽快富起来。为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可见,协调发展就是一个经济的指标问题。
干部乙:当前,困扰和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矛盾很多,如区域差异、城乡差异、贫富差异等问题。因此,各个地区要争取速度,最好用几年时间取得明显成效。省政府可以给各个地区限时间、定指标、定任务,发动群众打一场协调发展的速决战。
干部丙:我省省情复杂,各个地区的特点不同,基础、条件和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在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用同一标准、同一尺度、同一模式来规划、衡量协调发展的实际成果。
(1)请运用《文化生活》 的知识谈谈国务院出台《 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的重要性。
(2)结合《 政治生活》 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广东省政府促进协调发展的必要性。(3)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对几位干部的发言进行评析。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09年9月27日,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规划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特殊意义。
材料二:当《哈利·波特》、《追风筝的人》等海外图书风靡中国的时候,中国图书的海外之行却步履维艰。被认为是中国最成功的海外营销图书《狼图腾》,其英文版权仅仅卖了10万美元;中国创造销售奇迹的《于丹〈论语心得〉》在海外同样遭遇滑铁卢。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图书历史题材多、当代题材少,缺乏优秀的原创作品。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如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有人认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文化产业的竞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该观点。
(3)结合材料一,简析振兴文化产业的辩证法依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理论依据。
(2)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正确性。
材料二 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1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举行会谈。双方在会谈后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明确指出:中美两国向绿色与低碳经济转型十分关键。
材料一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材料二 2003年美国防支出比紧排其后的十几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到2005年,美国的国防支出几乎超过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
材料三 明尼达州和科罗拉多州在1964年联邦通过民权法案之前.就通过了保护少数民族民权的法案;怀俄明达州允许妇女投票,比联邦宪法确认妇女选举权早30多年。
材料四 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在一项判决中宣布,公立学校实行种族隔离、拒绝黑人入学是违反宪法的,这裁决引起南方一些州的抵制,一些州竟以暴力阻止黑人进入公立学校;1963年,亚拉巴马州佰明翰市开展反对公共场所种族歧视的运动,受到州和地方当局的血腥镇压,全国舆论一片哗然,为平息众怒,总统不得不动用联邦军队制止亚拉巴马州的暴行。
(2)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说》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三、四共同体现美国联邦制的什么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比

材料二据统计,在企业招聘时有的大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动手能力差等因素造成签约失败。另外,据调查,85%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希望在城市和沿海地区工作,65%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希望到国家机关、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只有22.6%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就业。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请从人生价值观角度谈谈材料二给我们的启示。

某市以煤炭业为支柱产业,不仅矿难频发,而且环境污染严重,被戏称为“灰”暗的城
市,市民出行都不敢穿浅色衣服。在金融危机面前,该市政府痛下决心,实施“绿色转型”规划,涉及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等指标,并且将环境保护提升到重要地位,还把这些指标作为考察当地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到2009 年初,市区关闭小煤矿1000 多座。当地天蓝了、水绿了,穿衣也不怕煤灰了。当地市民说:“现在空气好了,晚上也不用关窗了。”
⑴结合材料说明该市政府是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⑵该市政府实施“绿色转型”的做法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