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0年底说,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保卫自己、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
(1)材料一中的“民主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罗斯福的这个口号表明什么立场?(2分)
材料二  1941年8月,大西洋会晤中,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发表一个照会,表示:“日本向太平洋西南地区的任何程度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反击措施,甚至导致美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罗斯福私下的反映是:“他(丘吉尔)要我们支持他。现在他对东方——香港、马来亚、印度、缅甸很不放心。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的恐吓日本的坚决要求,因我们尽一切可能不给日本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
(2)材料二中,丘吉尔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罗斯福要拒绝丘吉尔的建议?(4分)
材料三 伊克斯日记记载了1941年9月美国部长联席会议的情况:“话题转到俄国的黄金储备上……显然我们是在力求趁他们的黄金没有告罄之前全部把它弄到手,以抵偿我们提供的货物。从此刻起,我们对苏联采取了租借法案。”
回答:
(3)分析材料二、三可以看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采取了什么政策?美国采取这种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克思说:“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以下是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表述,其中不恰当的是

A.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前的一个准备过程
B.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C.资本原始积累包含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内
D.资本原始积累具有相对的过程性、渐进性

下图是某学生总结的中国近代各阶级的救国从开始到发生变化的探索历程,其中表明对时间概念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梭伦的金钱政治对于当时的雅典还不失为一次革命。我们不能忘掉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阶级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这一评论基于梭伦改革

A.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B.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C.确立了财产等级的参政制度 D.颁布了免除一切债务的“解负令”

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材料反映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
C.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 D.分封制的残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