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g浓度为c mol·L一,密度为ρg·cm一3的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0.5c mol·L一,则加入水的体积应 ( )
| A.小于50 ml | B.等于50 ml |
| C.大于50 ml | D.等于50/ρ ml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
| B.滴定管、移液管在使用前要用待装液润洗,而容量瓶不用润洗 |
| C.检验红砖中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
| D.碘单质与食盐的分离常用升华法,而碘水中提取碘单质则常用萃取法。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过程中先后使用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等观测仪器 |
| B.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速率持续加快 |
| C.甲醇、肼、氨等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远高于普通燃料燃烧的能量转化效率 |
| D.钠和钾的合金在室温下呈液态,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 |
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工作(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闭合K,灯泡发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当电路中有1.204×1022个电子转移时,乙烧杯中溶液的pH约为1 |
| B.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移向甲烧杯,外电路的电子方向是从b到a |
| C.电池工作时,甲烧杯中由水电离出的c(H+)逐渐减小 |
| D.乙池中的氧化产物为SO42- |
下列电解质溶液中有关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浓度均为0.1 mol/L的HF、KF混合溶液中:2c(H+)+c(HF)=2c(OH-)+c(F-) |
| B.0.1 mol/L的Na2CO3溶液中:2c(Na+)=c(CO32-)+c(HCO3-)+c(H2CO3) |
| C.常温下,pH=5的NaHS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0-9 mol/L |
| D.铵根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的 ①NH4Cl、②NH4Al(SO4)2、③NH4HCO3三种溶液的浓度:③>①>② |
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1.5 L的两个恒容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X2(g+3Y2(g)
2XY3(g) ΔH=-92.6 kJ·mol-1,实验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 容器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
||
| X2 |
Y2 |
XY3 |
||
| ① |
1 |
3 |
0 |
放热46.3 kJ |
| ② |
0.8 |
2.4 |
0.4 |
Q(Q>0)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容器①中达到平衡时,Y2的转化率为50%
B.Q="27.78" kJ
C.若容器①体积改为1.0 L.则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大于46.3 kJ
D.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