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原因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 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
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
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谷物法”,规定在小麦价格未达到每夸特80先令时,不准进口外国粮食。1836年激进派议员成立“反谷物法同盟”。1846年议会废除这一法律,外国粮食可以自由进入英国。“谷物法”的废除充分说明了
A.英国粮食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增强 | B.议会中工人议员增加 |
C.自由贸易原则最终胜利 | D.满足了议会中最新贵族的要求 |
“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是指
A.英国与荷兰 | B.英国与西班牙 | C.葡萄牙与西班牙 | D.英国与法国 |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 B.大众报业 | C.铁路交通业 | D.轮船航运业 |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 |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 |
在1988年6月22日会见埃塞俄比亚总统门格斯图时,邓小平指出:“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什么叫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搞清楚。现在,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从经验教训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给出正确回答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B.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
C.1992年南方谈话 |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的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