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他们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可观察到光下枝条放出气泡。他们以太阳灯作为光源,移动太阳灯使之与大试管的距离不同,结果如图1中曲线表示(伊乐藻光合速率用单位时间释放量表示),请回答:

(1)该实验研究的是   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2)B点的含义是   
(3)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2和曲线3,D、E、F点的限制因素主要是   。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   
(4)该小组分离出伊乐藻中的叶绿体(见图2叶绿体的模式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b上发生的能量转换为   ,由b转移至c的物质主要包括   
(5)如该小组继续以该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则划滤液细线的要求是    ,分离出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放在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mL/h。
(2)与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偏高/偏低/相同),原因是
(3)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反应阶段。
(4)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mL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下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状况;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a点表示____,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2)图乙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甲中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来表示?

(3)在光照强度大于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 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 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mg。
(4)若图甲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 6C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cc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将____(左移、右移、不变)。
(5)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____,j点与e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将____(增加、减少、不变)。

(12分)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豆浆
0.1g/mL的NaOH溶液、0.01g/mL的CuSO4溶液
液体的颜色变化
B
梨汁或苹果汁
0.1g/mL的NaOH溶液、0.05g/mL的CuSO4溶液
液体的颜色变化
C
洋葱鳞叶表皮
解离液、清水、0.02g/mL的龙胆紫等
有丝分裂的过程
D
菠菜叶
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层析液等
色素种类和颜色

(1)A组实验注入试剂以后,对试管液体的处理方法与B组有何不同?
(2)B组试剂的使用方法与A组比较,不同之处是B组:
(3)C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原因是。如果一个同学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且在低倍镜下观察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处于中期的细胞位于视野右上方,想在高倍镜下进一步观察这个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操作步骤的代码并排序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反光镜、光圈增加进光量 ④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⑤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⑥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⑦向上移动装片 ⑧向下移动装片
洋葱根尖细胞生命活动中,细胞核起非常重要的重要,对细胞核功能的较为全面的阐述应该是
(4)某同学做D实验后,绘制了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情况(图 1 所示)。据图分析,主要吸收红光的色素是(填序号)。 另一同学由于研磨绿叶过程中粗心大意,漏加了某些试剂或药品,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图2所示),请指出该同学漏加的试剂或药品

(5)为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根据已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出了如下实验方案

1.用恒温水浴锅、烧杯和铁架台调好水浴装置。
2.将量好的酶溶液和天平称取的蛋白质块分别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2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持续一定时间,使试管内外温度一致,再将酶溶液和蛋白质块(将鸡蛋煮熟后的蛋白部分切成的小块)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蛋白质块消失所需的时间。
3.将酶溶液改成等量的蒸馏水,重复步骤2,并注意与步骤2的温度保持一致,进行对照实验。
4.作好观察记录。

你认为该方案存在哪些问题?(4点)

现给你一些新鲜的白色洋葱、浓的蔗糖溶液、一些大分子红色色素溶液和必要的的观察和实验工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能否利用上述材料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_________。此方法与用紫色洋葱做该实验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发生明显质壁分离现象的依据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液泡是否会变红?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观察到相反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多方位的科学探索。其研究内容包括:蛋白质结构、蛋白质分布、蛋白质功能、蛋白质修饰、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与疾病的关联性。若下图代表人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Y代表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请据图回答:
X与Y结合
(1)过程①中Y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2)过程②中Y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X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产生Y物质的细胞及在细胞内合成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过程③中Y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在人体内的作用是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