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细胞”是用羊皮纸或火棉胶等半透性膜材料做成的一个密闭的囊,囊里面装了等量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假设有三个这样的“人造细胞”,分别用A、B、C表示,它们的蔗糖溶液浓度分别是10%、20%和30%。其中A、B的外面套一金属网笼,C的外面没有套金属网笼,如下图:
把三个“人造细胞”同时放在蔗糖溶液的浓度为15%的玻璃槽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三个“细胞”的变化分别是( )
A.A变大,B稍微变小,C不变
B.A变小,B稍微变大,C不变
C.A变小,B稍微变大,C变大
D.A变大,B稍微变小,C变大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精子或卵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 |
| B.二倍体生物正常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
| C.染色体组内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 |
| D.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
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
| B.花粉粒发育形成的植株是单倍体 |
| C.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是单倍体 |
| D.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 |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5/8、1/4 |
| 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
|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
| A.染色体自我复制 |
| B.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 |
| C.着丝点分裂为二,两个染色单体分开 |
| 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细丝 |
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F1再进行自交,则F2中表现型与F1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 A.1/16 | B.3/16 | C.6/16 | D.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