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 |
10 |
20 |
30 |
40 |
50 |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清除血渍 时间/min |
67 |
66 |
88 |
52 |
51 |
83 |
36 |
34 |
77 |
11 |
12 |
68 |
9 |
11 |
67 |
清除油渍 时间/min |
93 |
78 |
95 |
87 |
63 |
91 |
82 |
46 |
85 |
75 |
27 |
77 |
69 |
8 |
68 |
(1)由上表可知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____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类型,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选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
(2)A瓶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 ,使进入B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处理,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
(4)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而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条件均是无关变量。
(5)D瓶中的溶液加入橙色的 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可检测酒精的产生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的理想材料。某同学根据预先的实验设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并绘制出细胞结构示意图如下。请结合教材中有关知识,据图分析、完成下面的问题。
(1)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与 发生分离的现象,该结构由图A中的 组成。
(2)在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后直接观察,视野中细胞应如上图 所示的状态;用引流法将盖玻片下的清水换为30%的蔗糖溶液后,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在此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逐渐 (填“增大”、“基本不变”或“减小”)
(3)如果将处于A时期细胞置于50%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置于清水中,该同学始终未观察到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B代表 ;
(2)甲图中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可能代表葡萄糖从血浆进入人的红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3)图乙所示该化合物是由氨基酸分子通过 方式连接而成,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量减小了 。
按教材原文填空
(1)“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验中,所用的染色剂是 ,显微镜下可看到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
(2)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3)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
(4)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
(5)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 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含有下列几种有机物(其中的氮原子已被15N标记)的培养液里,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质和条件。请回答:
(1)实验中,核糖体所需要完成的功能就是把上述物质中的(填号码)____ ___,通过_________方式合成多肽。合成的多肽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为 。
(2)实验中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_______ 。
(3)上述能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按一定数量混合后,在适宜条件下形成的含4个肽键的分子最多有 种。
(4)若某一多肽链由201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式为CxHyNaObS2(a>201,b>202),并且是由下列5种氨基酸组成的,那么该多肽链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赖氨酸、天冬氨酸各多少个?________________。
(5)由X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有Y条肽链,其中Z条为环状肽,这个蛋白质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 个。
(6)蛋白质分子结构复杂,经加热、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的作用,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其原因主要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