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考验,而且发展成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这一时期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重大成就和政策有             (   )
①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②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④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 B.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C.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 D.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

1895年4月以后,《申报》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中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这反映了()

A.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管控 B.国人对洋务运动的反思
C.民众开始关注日本文化 D.报刊等传媒业迅猛发展

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D.经济作物扩大种植

1083年成都锦院建立,主要出产四种锦:上贡锦、官诰锦、臣僚袄子锦和广西锦。由此可以推断()

A.成都是宋代织锦业最发达的地区
B.宋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空前加强
C.成都锦院属典型的官办手工业
D.宋代已出现新型生产关系萌芽

《资治通鉴》载:“唐自武德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置都督、府、州、县。……当发山东丁壮为戍卒、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以供糗粮,设牧监畜马牛,军城戍逻,万里相望”。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加强边疆行政管理与军事部署
B.从内地迁移百姓巩固边防
C.从军事角度实施屯田戍边
D.加强道路建设以运输军械军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