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土,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子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武王这样做主要为了
A.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 B.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
C.奖赏先代贵族和功臣 | D.彻底废除王位世袭制 |
“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持此种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墨子 |
二战前苏联强调“没有充分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任何一个工艺过程,都不应该付诸实现”。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把科技革命的成果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认为“现在,没有比实现科技革命更重要的事情了”。苏联的这一转变
A.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 B.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 |
C.引领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潮流 | D.突破了意识形态对科技领域的束缚 |
1936年6月至1937年6月法国以布鲁姆为首的人民阵线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劳资关系;改组法兰西银行;成立国家小麦局,控制农产品销售,并规定农场抵押偿付办法;扶植企业发展,举公共工程;改革税收制度等。这种做法
A.使法国步入“人民资本主义”时代 | B.与凯恩斯主义相吻合 |
C.防止了经济滞胀局面的出现 | D.意味着政府全面管制经济 |
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人,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A.“先生们”利用联邦议会进行斗争 | B.摆脱了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 |
C.用非暴力手段加强社会控制 | D.保障了人民生活,实现了社会公平 |
1970年1月20日,美国国务卿发言人麦克洛斯基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美大使级会谈将在“中共大使馆”举行。几个小时后,他修正自己的说法,宣称会谈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举行。而且他在讲话中反复说了三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材料反映了
A.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 B.美国放弃“两个中国”言论 |
C.中美联合,对抗苏联 | D.“尼克松主义”的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