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6月至1937年6月法国以布鲁姆为首的人民阵线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劳资关系;改组法兰西银行;成立国家小麦局,控制农产品销售,并规定农场抵押偿付办法;扶植企业发展,举公共工程;改革税收制度等。这种做法
A.使法国步入“人民资本主义”时代 | B.与凯恩斯主义相吻合 |
C.防止了经济滞胀局面的出现 | D.意味着政府全面管制经济 |
20世纪20、30年代是苏联“走向强国之路”的时代,苏联“走向强国之路”主要是通过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B.斯大林的工业化道路 |
C.农业全盘集体化 | D.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
右表是1913年—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工业生产变化情况,1925年相对于1920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C.斯大林的工业化政策 |
D.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20世纪50至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主要是
A.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
B.实行明确的计划指导型经济 |
C.普遍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D.推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
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去世,当时中国政府所赠挽联为:“为人类争自由,林肯与还,谁与匹者;绎(发扬)大同之绝学,仲尼而后,意在斯欤”。罗斯福新政举措中能体现挽联中“大同”思想的主要是
A.整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 B.实行工业复兴 |
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劳工权利 | D.恢复农业发展 |
右图反映的是1929年~1933年世界贸易水平变化情况,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大危机 |
B.罗斯福新政 |
C.两次工业革命 |
D.两次世界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