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反映的是1929年~1933年世界贸易水平变化情况,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大危机 |
B.罗斯福新政 |
C.两次工业革命 |
D.两次世界大战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清激浊,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其中的“新局面”是指
A.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B.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 |
C.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83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时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这一谈话体现了邓小平的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 B.设立经济特区的构想 |
C.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 | D.民族区域自治的构想 |
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其依据是毛泽东
A.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指明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
C.在瓦窑堡会议后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
D.在1949年元旦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 |
史学家在评论某位科学家时说,他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那么已获启蒙的人即可循此途径依靠理性来发现所有的人类制度都应遵守的自然规律”。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亚里士多德 | B.伽利略 | C.牛顿 | D.爱因斯坦 |
列宁在反思苏维埃政权采取的一项政策时说:“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的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这项政策指的是
A.《土地法令》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新经济政策 | D.农业集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