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
|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
|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
|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
英国作家约翰·斯特雷奇在其1933年的新书《力量的竞争》中说道:“从资本主义世界来到社会主义世界好比得到重生。”他的结论的根据是
| A.资本主义即将灭亡 | B.苏联经济未受经济危机影响且发展迅速 |
| C.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没有自由 | D.社会主义是天堂 |
钱
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
福新政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
|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
|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
|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该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A.1927—1928年,股市上涨过快加剧金融市场风险 |
| B.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直接导致股市下跌 |
| C.1930-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主要是因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
| D.1932年,股市上涨主要是因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 |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这主要反映当时中国
| A.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
|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 D.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