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的冰晶、雪花下降到距地面2000~3000米时,因周围温度升高而融化成为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当这些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O℃的地面或物体时,就会迅速冻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即形成冻雨现象。读冻雨天气形成示意图,回答9~l0题。冻雨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 ( )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最高的是 ( )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我国新近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十年前人口年龄结构有明显变化
(如表)。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与以下金字塔图最接近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为解决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所愈加凸现的人口结构问题所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鼓励生育 | B.计划生育 | C.吸纳海外移民 | D.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 |
洋面封冻产生的环境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洋面封冻效应”是使水、气候、生物等形成相互作用关系。根据上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A.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 | B.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 |
C.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 | D.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 |
上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这种平衡关系失常所产生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引起海平面下降 | B.腐蚀建筑物 |
C.皮肤癌患者增多 | D.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
判读下列30°N附近的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其图中等高距为10米)与图中山峰N的最大海拔高度以及M、N两地的 水平实距最接近的一组数据是
A.79米,155米 | B.69米,175米 |
C.82米,150米 | D.97米,150米 |
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
A.海浪侵蚀 | B.人造海岸 |
C.珊瑚淀积 | D.泥沙堆积 |
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河流,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我国东北与长三角地区粮食生产状况差异明显。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
人均耕地面积(hm2/人)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5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 |
4 916 |
5 872 |
5 870 |
7 044 |
6 207 |
6 175 |
4 885 |
表中人均谷物产量最高的省区是
A.上海 | B.黑龙江 | C.吉林 | D.浙江 |
随着土地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提高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应该是
A.垦荒,扩大耕地面积 | 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
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 | D.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现代化专业化生产水平 |
“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时而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上述材料中描述的景观与我国下列地区最接近的是
A.黄淮海平原 | B.东北平原 | C.珠江三角洲 | D.太湖平原 |
该地的气候类型及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水田农业 | B.温带季风气候,旱作农副业 |
C.热带季风气候,桑基农业 | D.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田农业 |
下列属于该地文化特征的是
A.四合院 | B.饮食以麻辣著称 | C.那达慕节庆 | D.崇拜海神、敬奉妈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