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发生了很多变化:
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属自由迁徙期。1954年宪法规定了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
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为严格控制期。1958年和1959年的户口制度对人口流动作了严格限制。1975年宪法取消了关于迁徙自由的条款。
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为半开放期。1984年制定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 是对户籍政策的重大调整,人们对户口问题的认识有了新变化。
2010年5月,首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化反映了认识过程的哪些特点?( 9 分)
材料一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自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世博会超越了信仰、地域和种族的界限,开启了人类重新认识世界的窗口。
2010年5月1日,会期长达半年的上海世博会将正式开幕,这是综合类世界博览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
目前上海世博会已经确认的参展方达到242个,预计观众多达7000万人次,多项纪录将创造世博会159年以来的历史之最。2010年因此被称为“世博年”。“世博年”的到来,意味着中国和世界的共同机遇。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世博年”可以给我国带来哪些机遇。(8分)
(2)请运用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说明我国怎样做才能抓好这一机遇,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12分)
(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2009年5月以来,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我国大陆蔓延,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甲流”的防控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继续做好应急响应的各项工作;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秋冬季节“甲流”防控工作;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甲流”防控;卫生部要求各级防疫部门严格落实防疫法的规定并提出“甲流”诊疗指导方案;公安部要求做好“甲流”防控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国家组织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疫苗研究、试验和接种工作。
材料二 2009年9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研究部署秋冬季节“甲流”防控工作的常务会议上指出:下一阶段要在各地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预防措施;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时期、重点地区(场所)、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的疫情防控工作。
材料三 在“甲流”防控和诊疗过程中,中医药显示出了独特的作用。国内权威医疗部门推出了“甲流”诊疗方案,其中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最受瞩目;北京市储备200万份抗“甲流”的中药;石家庄市推行“中医药方剂——银莲抗感汤”进校园,用于防控“甲流”。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推动“甲流”防控工作的。(6分)
(2)运用经济常识中“三大产业”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发展我国中药产业。(6分)
(3)材料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8分)
(4)党为什么十分重视“甲流”防控工作?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政府在防控“甲流”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连续6年实现增产。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业的劳动力素质、设施装备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相对比较滞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明显过大,多数地方的农民不知道测土配方施肥;全国54%的耕地仍“靠天吃饭”,50%—60%的中小型灌区设施老化失修。
(7)结合材料一,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实现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10分)
材料二 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各种资源要素总是要向回报率比较高的区域或领域集中。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各种资源要素向城市和工业流动具有必然性。但这一流向导致我国出现了城乡二元格局现象。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要求各部门各行业主动服务“三农”,在制定规划、安排项目、增加资金时切实向农村倾斜,大中城市要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以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8)结合材料二,请从哲学角度分析国家作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决策的依据。(10分)
(32分)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三。由于经济发展依赖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合理、资源能源节约和环保意识不强等原因,资源短缺、利用效率不高和环境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制约因素。2009年上半年,我国在努力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目标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能源产品价格改革。这些措施是符合改革方向的,有利于促进资源的节约使用和环境保护。
材料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彭森2009年7月30日说,当前要继续按照市场导向、污染者付费和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原则,推进电力、天然气、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收费改革。同时要完善利益调节等配套措施,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价格改革而降低。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经济常识,分析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对购买资源性产品进行消费的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企业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10分)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要积极稳妥地推行资源价格改革的哲学依据。(10分)
(3)运用政治常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推进资源价格改革。(12分)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七号”,我国的航天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当代中国航天人励精图治、科学务实、奋发进取,克服了巨大的困难,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中国人为之魂牵梦绕、为之不懈追求的“太空行走”之梦终于成真。
情境一:高三(1)班同学成立了“神舟七号”探究学习课题组进行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到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重视自主创新能力。
情境二:哲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了很多中国航天技术发展资料,举办了图片展,并开设了“中国航天与哲学”兴趣沙龙。
(2)请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的理由。
情境三:“太空行走”之梦成真,同学们无比自豪。在《续写中华文化的辉煌》主题班会上,大家畅谈理想,立志为中华腾飞做出自己的贡献。
(3)假如在主题班会上发言,你能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应为续写中华文化的辉煌做些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