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2年10月3日的中秋晚会,根据举办地的地方文化特点,晚会落户在有着“月亮故乡”之称的福建福州,主要着力点是月亮文化,千里明月寄相思,自古中华民族就有用月亮来寄托感情的传统。“天上人间,美轮美奂”是今年中秋晚会舞台效果设计的主题思想,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本届秋晚最大的创新应该是在舞台景观的营造,它给了电视观众足够的视觉享受,让人们感受到了中秋节的浓厚文化气息。
材料二、成立于2001年的“女子十二乐坊”由十二位年轻靓丽的民族女乐手组成。她们使用古筝、扬琴、琵琶、二胡、竹笛、箫、葫芦丝、独弦琴等中国民族乐器,演奏出融合拉丁、爵士乐、摇滚等包含诸多流行音乐元素的乐曲。出道几年来,她们以时尚的着装,站立表演,激情四溢的奔放演出风格代替了正襟危坐、含蓄内敛的传统民乐演奏,拓宽了中国民族器乐的欣赏群体,在国内外弘扬了中国的民族音乐。
(1)材料一对我国实现文化创新有何启示?
(2)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谈谈文化创新的作用。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透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
材料一“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中秋”,深厚地蕴涵了“团圆”、“和谐”的东方人伦精神。为此文化部已将中秋节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准备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二 扫墓、踏青、折柳、沐浴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中秋”申遗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清明文化创新的途径。(6分)
近年来,西安市某中学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德育为先导,以全面育人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网、报栏、黑板报等载体,创设浓厚的德育教育氛围,来点燃学生的激情,净化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通过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河南省文化底蕴深厚,“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靠改革创新这个生命线,选择文化资源各具特色、文化元素多样、发展基础较好的开封、登封等八个市县作为“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鼓励先行先试,促进产业集聚,以实现文化强省建设的新突破。为充分利用河南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加快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新步伐。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开展中原文化宝岛行、澳洲行、欧洲行等一系列重大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文化大交流、经贸大合作。紧贴人民群众这个需求线,创造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河南省是如何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面子”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人格特征、社会文化的耻感取向共同作用的综合体。适度地处理好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面子问题对于处理人际交往以及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是很有帮助的。可如今,由于中国人的“面子”情结,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比比皆是,导致粮食浪费触目惊心。与此同时,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每年进口大量谷物大豆。
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知识,如何正确看待面子文化?(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是世界公认的漫画大国,动漫产业是日本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原来只是闲暇时消遣的漫画,正飞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但是,日本漫画除了有催人奋进的精华外,也存在着暴力、色情等糟粕,会对缺乏辨别能力的青少年产生许多不良影响。
材料二当前国内动漫人才缺乏富有创意的思维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制约我国动漫发展的因素。针对这种情况,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积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动漫游戏人才,在设计时强调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在游戏中运用水墨动画,鼓励学生尽量把中国传统的东西赋予到比较流行的东西上去,做到既时尚又符合社会大众的需求。由于结合了东西方的成功经验,动画学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应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