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 A.中共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探索 | B.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制定 |
| C.中共遵义会议的决策 | D.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
陈独秀说:“吾因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
|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
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己。”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
|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
右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 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 |
B.康有为坚持儒 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 |
| C.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 |
| D.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 |
中国古代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是
| A.篆书 | B.隶书 | C.楷书 | D.草书 |
《大众日报》在2008年1月8日刊登了一篇《关公何以战秦琼》文章,说的是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你判断符合史实的是
| A.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 | B.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 |
| C.淹池会上桌上放着一些竹简 | D.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