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A、B、C、D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A + B → C + D + H2O。请按要求填空:
(1)若A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单质,与B的浓溶液共热时,产生C、D两种气体。C、D两种气体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鉴别这两种气体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
a.BaCl2溶液 b.KMnO4溶液 c.品红溶液 d.酸化的Ba(NO3)2溶液
向500mL 2mol/L的NaOH 溶液中通入0.8mol无色无味的C气体,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 ,此时溶液中的离子按照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2)若A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D是漂白粉的成分之一。C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若A为五核10电子的阳离子与单核18电子的阴离子构成的无色晶体,受热易分解,分解后生成两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检验A中阴离子的方法是
(简述操作过程及结论)。
某温度下0.1mol·L-1Na2CO3溶液中,c(Na+)/c()=20/9>2,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同)_________。现向Na2CO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c(Na+)/c(
)=5/2>20/9,其原因是_________,此时c(
)=_________。
现有电解质溶液:①Na2CO3②NaHCO3
③NaAlO2④CH3COONa⑤NaOH。
(1)当五种溶液的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编号)。
(2)将上述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五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pH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3)在上述五种电解质溶液中,分别加入AlCl3溶液,无气体产生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4)将上述①②③④四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1)现有0.1 mol·L-1的纯碱溶液,试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其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为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引起的,请你设计—个简单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
(3)为证明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四位学生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A.甲学生: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加热后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
B.乙学生:在盐酸中加入氨水,混合液温度上升,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
C.丙学生: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水温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
D.丁学生:在氨水中加入氯化铵固体,溶液的pH变小,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
常温下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
HA的浓度(mol·L-1) |
NaOH的浓度(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甲 |
0.2 |
0.2 |
pH=a |
乙 |
c |
0.2 |
pH=7 |
丙 |
0.2 |
0.1 |
pH>7 |
丁 |
0.1 |
0.1 |
pH=9 |
(1)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情况,单从甲组分析如何用a来分析HA属于强酸还是弱酸:_____。
(2)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情况,单从乙组分析c是否一定等于0.2?________。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A-)与c(Na+)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3)从丙组结果分析HA是________酸,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
(4)丁组实验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_____________mol·L-1。
常温下有浓度均为0.5 mol·L-1的四种溶液:①碳酸钠溶液②碳酸氢钠溶液③盐酸④氨水。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溶液中,可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在发生水解反应的溶液中pH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溶液中,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与硫酸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适量溶液④,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此时溶液中的值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将等体积的③和④的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5)取10 mL溶液③,加水稀释到500 mL,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