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根本体现在
①反对独裁专制 ②要求对外贸易 ③争取竞争平等 ④争取民族独立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图是《1950-1984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图》。对图中各阶段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A.a阶段:土地所有制的变革推动两国粮产量的增长 |
B.b阶段:经济政策的失误导致两国粮产量的大幅回落 |
C.c阶段:受政治运动的影响,苏联粮产量出现连续波动 |
D.d阶段:市场体制的确立推动了中国粮产量的大幅增长 |
20世纪60年代,中央决策:“以重庆为中心,逐步建立西南的机床、汽车、仪表和直接为国防服务的动力机械工业”,提出以重庆为中心,迁建、新建200多个项目。计划从上海地区迁入122个,从广州、南京等城市迁入20余个。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利于加快重庆地区现代化进程 | B.利于中国工业的均衡布局 |
C.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 D.基于中国国际环境的考虑 |
河南新乡的西瓜自“火车通行,销路益远”。奉天“昔年多种菜蔬,仅销境内,近年交通便利,运销外县者甚夥”。广西桂平自从轮船通行,“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而家畜鸡豚亦各载之舟中,随大江东去,售诸港粤,日月不休”。材料反映出近代交通
①扩大了商品市场②冲击了自然经济③便利了列强侵略④带动了沿线地区发展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某个阶段的经济现象,该表中的年份一、年份二最有可能是
A.1842,1856 | B.1861,1872 |
C.1897,1907 | D.1913,1919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他们“再进一步”的举动是
A.实业救国,创办民族工业 | B.向西方学习,采用机器生产 |
C.寓强于富,创办民用工业 | D.主张兴民权,倡导君主立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