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 |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
该气体一定是SO2 |
D |
向试管中的溶液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无色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0。现将1 mol A和2 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与乙中C的浓度相等 |
B.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大 |
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 |
D.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
在[Pb2+]为0.200mol/L的溶液中,若每升加入0.201mol的Na2SO4(设条件不变), 留在溶液中的Pb2+的百分率是(已知PbSO4的Ksp=1.8×10-8)
A.1×10-3% | B.2×10-4% | C.9×10-3% | D.2.5×10-20% |
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HN3)>c(H+)>c(N3-)>c(OH-) |
B.HN3与NH3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 |
C.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Na+)>c(N3-) >c(OH-)>c(H+) |
D.N3-与CO2含有的电子数相等 |
用下列溶质配制某混合溶液,已知溶液中〔K+〕=〔Cl-〕,1/2〔Na+〕=〔SO42-〕,则其溶质可能是
A.KCl,NaHSO4 | B.KCl,Na2SO4,NaCl |
C.NaCl,KCl,K2SO4 | D.KCl,K2SO4,Na2SO4 |
将3.72g金属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电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1 | B.4:2:1 | C.1:1:1![]() |
D.2:1:1 |